在 Japandi 風格中,一株植物不僅僅是綠色點綴,它是一種哲學的體現,是我們與自然世界連結的橋樑。在思考「如何挑選」之前,我們必須先理解「為何如此」。
想像一個寧靜的 Japandi 空間:陽光穿過薄紗窗簾,溫柔地灑在簡潔的木質家具上,映照出一株植物優雅的姿態。這份靜謐並非偶然,而是源於一種深刻的設計哲學 。Japandi 是日本 (Japanese) 與斯堪地那維亞 (Scandinavian) 設計風格的融合,它專注於簡潔的線條、明亮的空間、中性的色彩與豐富的自然元素,共同創造出一個既平靜又溫暖的居住環境 。在這裡,植物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,它們是空間中活生生的詩篇,為極簡的基調注入生命力與溫柔。
Japandi 的迷人之處在於它完美結合了兩種看似遙遠的文化精髓。
斯堪地那維亞的 Hygge 精神:Hygge 追求的是一種舒適、溫暖、從簡單事物中尋找快樂的幸福感 。它體現在柔軟的織品、溫暖的燈光和親密的氛圍中。植物的引入,為空間增添了生命氣息與柔和感,是創造 Hygge 氛圍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日本的禪意與極簡主義:日本設計則強調功能性、簡潔性,以及對自然和工藝的深切尊重 。這種「少即是多」的理念,意味著空間中的每一件物品,包括植物,都應經過深思熟慮的挑選,既要美觀也要具備功能性或存在的意義 。
這兩種哲學的融合,讓我們學會在家中創造一個既不雜亂又能讓人感到全然放鬆的空間。
要真正掌握 Japandi 的植栽精髓,就必須理解「侘寂 (Wabi-Sabi)」這個核心概念。侘寂源於日本茶道與禪宗哲學,是一種欣賞事物「不完美、非永存、未完成」之美的世界觀 。它教我們在自然的缺陷與歲月的痕跡中發現深刻的美感 。
這與我們對待植物的方式息息相關。我們不再追求植物完美無瑕的姿態,而是學會欣賞一根微彎的枝幹、一片帶有自然斑駁的葉子,或是不對稱生長的獨特形態 。這些「不完美」恰恰是植物生命力的證明,是它們獨一無二的故事。侘寂鼓勵我們擁抱自然、粗糙的材質,例如帶有手作痕跡的陶器或有著天然紋理的木材,這些物件隨著時間流逝而產生的光澤更顯珍貴 。
如果說侘寂是選擇演員的標準,那麼「間」就是為演員搭建的舞台。「間」是日本美學中關於「負空間」或「間隙」的概念 。它的漢字「間」由「門」與「日」組成,描繪了陽光穿透門縫的景象,象徵著虛空之中充滿了光與可能性 。
在 Japandi 風格中,「間」賦予了物件力量。透過在植物周圍刻意「留白」,我們創造出一個視覺的停頓,讓植物的形態與輪廓得以凸顯,使其能夠「呼吸」。這種做法與堆滿植物的叢林感風格截然相反,它強調的是精挑細選後的寧靜與秩序 。一個被精心留白的空間,會讓其中的每一株植物都顯得格外重要與珍貴。
這種哲學的應用創造了一個奇妙的循環:Japandi 的極簡主義要求我們減少雜物,從而創造出「間」;而在這個被放大的空間中,每一件物品的細節都會被檢視,因此我們更需要運用「侘寂」的眼光,去挑選那些充滿個性與不完美之美的植物。最終,「間」創造了舞台,「侘寂」則選擇了主角,兩者相輔相成,缺一不可。
從哲學轉向實踐,我們為您整理了一份 Japandi 植栽清單。這些植物並非隨意挑選,而是根據它們在空間中扮演的美學角色進行分類。
這些是大型、具視覺衝擊力的植物,它們本身就是一件活的雕塑品,足以成為整個房間的視覺焦點。為了尊重「間」的原則,這類植物應少量而精緻地使用。
琴葉榕: 以其寬大、葉脈分明的提琴狀葉片和挺拔的樹形著稱,只需一株就能為空間定下基調,極具存在感 。
龜背芋: 標誌性的裂葉 (fenestrated) 形態,如同自然的版畫藝術,為空間帶來熱帶風情與極簡主義的完美結合 。
橄欖樹: 銀綠色的葉片與纖細的枝幹,帶來一絲地中海的溫柔與空氣感。其中性的色調與 Japandi 的色彩體系完美契合 。
天堂鳥: 巨大的扇形葉片展開時,如同鳥翼般優雅,為空間增添戲劇性的張力與豐富的質感 。
這些植物以其簡潔、具建築感或流暢的線條而聞名。它們能增加空間的垂直感或柔和的質地,而不會造成視覺上的混亂。
虎尾蘭: 極簡主義者的夢幻逸品。其向上生長的劍形葉片提供了強烈的垂直線條,且極易養護 。
金錢樹: 擁有長而優雅的弧形莖幹,上面點綴著深綠色、富有光澤的葉片,形態結構感十足,現代而雅緻 。
龍血樹: 樹狀的形態頂端叢生著細長的拱形葉片,在素淨的牆面前,其輪廓顯得大膽而富雕塑感 。
袖珍椰子: 相對更為纖巧的選擇,羽毛狀的葉片向外展開,能有效柔化空間中較為生硬的角落與線條 。
這個類別的植物最能直接體現侘寂精神,無論是透過它們獨特的形態、深厚的文化意涵,還是它們所需要的靜心照料過程。
盆景: 日本傳統與活體藝術的終極融合。其微縮、蒼勁的形態是耐心、照護與歲月之美的見證 。
苔玉: 將植物種植在由苔蘚包裹的土球中的日式園藝藝術。無論是懸掛或擺放在器皿中,都體現了質樸與對土地的深刻連結 。
日本紅楓: 盆栽的日本紅楓將精緻的裂葉與季節性的色彩變化帶入室內,它本身就是一件活的藝術品,直接呼應了日式庭園的美學 。
細葉福祿桐: 擁有奇特的細長指狀葉片,顏色從古銅色漸變為深綠色。其獨特的質感完美詮釋了侘寂對奇特與不完美事物的欣賞 。
這份速查表為您總結了關鍵資訊,幫助您快速找到適合您家風格與生活方式的植物。
植物名稱 | Japandi 美學特質 | 光照需求 | 養護難度 | 專業風格建議 |
琴葉榕 | 雕塑感、視覺焦點、大葉片 | 明亮散射光 | 中等 | 單獨放置於角落作為視覺焦點,能主導整個空間的氣場。 |
虎尾蘭 | 強烈垂直線條、建築感 | 低光至明亮散射光 | 容易 | 以奇數組合,搭配不同高度,創造動態的線性美感。 |
盆景 | 侘寂、活體雕塑、靜心 | 明亮散射光 | 困難 | 放置在低矮的桌子或專用架上,讓人能近距離欣賞其精巧形態。 |
龜背芋 | 大膽圖形葉、熱帶極簡 | 明亮散射光 | 易至中等 | 給予足夠的生長空間,其巨大的葉片能創造美麗的光影圖案。 |
苔玉 | 手工感、有機質地 | 依植物而定 | 中等 | 以三兩成組,不同高度懸掛,營造漂浮、空靈的效果。 |
橄欖樹 | 纖細、空氣感、中性色調 | 全日照 | 中等至困難 | 適合陽光充足的位置;其輕盈的葉色不會壓迫極簡空間。 |
金錢樹 | 優雅弧形莖、光澤葉片 | 低光至明亮散射光 | 容易 | 其流暢的形態與現代家具有良好搭配,可選用與深色葉片對比的花器。 |
日本紅楓 | 藝術形態、季節色彩 | 明亮散射光 | 困難 | 一件真正的藝術品。保持周遭環境簡潔,更能凸顯其細膩之美。 |
選對了植物只是第一步,如何將它們巧妙地融入空間,創造出和諧而寧靜的氛圍,才是 Japandi 植栽風格的終極考驗。這不僅是裝飾,更是一場關於植物、器物與空間之間的寧靜對話。
自然界鮮有完美的對稱,因此我們的植物佈置也應順應此道。不對稱的平衡感更顯有機、充滿活力,也更符合侘寂的美學 。
三數法則 (Rule of Three): 這是實現不對稱平衡最簡單的方法。將植物以奇數(通常是三個)為一組進行佈置,能創造出比偶數組合更自然、更和諧的視覺效果 。
平衡「視覺重量」: 更進階的技巧是理解「視覺重量」的概念 。一株體積大、顏色深的植物,其視覺重量可以由另一側一組體積小、顏色淺的植物來平衡。例如,沙發一側放置一株大型龜背芋,另一側的邊桌上則可以擺放兩盆高低錯落的小型植物,從而達成視覺上的均衡 。
策略性地擺放植物,可以為空間帶來意想不到的變化。
善用負空間: 將一株高大的琴葉榕或天堂鳥放置在房間的角落,能將原本的「死角」轉化為一個有意識的視覺焦點,這正是對「間」的巧妙運用 。
柔化生硬線條: 在稜角分明的家具旁或門框邊,放置一株葉片柔軟的植物(如袖珍椰子或蕨類),可以有效柔化空間的幾何感,增添一絲溫柔 。
營造閱讀角落: 在一張舒適的單人椅周圍,聚集幾盆植物,可以圍塑出一個迷你「室內叢林」般的庇護所,極大地提升了空間的 Hygge 幸福感 。
引導視覺動線: 將藤蔓類植物(如黃金葛)放置在高處的層架或吊盆中,其垂墜的姿態能引導視線向上延伸,創造出空間的高度感與開闊感 。
在 Japandi 風格中,花器與植物同等重要。一個合適的花器能極大地提升整體質感。
材質至上: 強調自然、有觸感的材質。陶器(特別是未上釉或啞光質地)、赤陶、石材、水泥、木頭和竹子都是絕佳選擇 。務必避免使用塑膠或過於光亮的表面,這會破壞整體的寧靜氛圍 。
擁抱不完美: 尋找那些帶有手作痕跡、形狀或釉色略有不規則的陶器。這正是侘寂精神的實踐 。一個質地粗糙的石材花盆,遠比一個完美光滑的量產品更符合 Japandi 的靈魂。
形態與色彩: 花器的形態應簡潔、實用。色彩則以柔和、中性的色調為主,如米白、淺灰、陶土色,或是深沉的大地色系,如炭黑或森林綠 。
功能性: 別忘了植物的健康。確保花器底部有排水孔,這是維持植物生命的基本要求 。
最終,Japandi 植栽風格的最高境界,是在三個關鍵元素——植物(生命的形態)、花器(侘寂的物件)和空間(間的留白)——之間創造一種動態而寧靜的對話。一個成功的佈置,是植物的形態與花器的質地相得益彰,而它們周圍的留白則共同譜寫出一曲平衡、平和的樂章,既充滿設計的巧思,又顯得毫不費力。
Japandi 的植栽風格不僅僅是室內設計,更是一種靜心修行的過程。它關乎有意識的選擇,欣賞自然本真的美,並在家中創造一隅寧靜。它鼓勵我們從一兩株植物開始,享受親手照料、觀察它們生長的過程,最終將家打造成一個能讓身心安頓的、真正屬於自己的庇護所 。